香港有成千上萬精英,但只有一個黎小田

Shelia Yao
7 min readDec 3, 2019

--

2019年還剩一個月,我們送別了香港資深音樂人黎小田,他於12月1日於早上7時55分離世,享年73歲。

真正made in HK的音樂教父

出身音樂世家的黎小田(Michael)1973年參加無綫第一屆《作曲邀請賽》,獲得季軍,從此展開創作人生涯。1975年,黎小田加入麗的電視,伙拍薛家燕主持綜藝節目《家燕與小田》,一炮而紅,之後更推出唱片。

70年代是黎小田的事業黃金期,他包辦了麗的電視大部分膾炙人口的劇集主題曲、插曲。

Michael創造了屬於他的劇集主題曲光輝時代,他跟著名填詞人盧國沾可以說是最佳拍檔,當時幾乎所有的劇集主題曲和插曲都是由Michael作曲,包括《變色龍》、《天蠶變》、《人在旅途灑淚時》、《大地恩情》等。往後,跟Michael合作的歌手多不勝數,位位都是紅極一時的巨星,除了葉振棠、關正傑、鄧麗君、羅文等,更捧紅了張國榮和梅艷芳。

黎小田與捧紅了張國榮和梅艷芳

黎小田為梅艷芳及張國榮選的改編歌,一方面打造出兩個舞台巨星,另一方面也間接令的廣東歌更多元化。

1982年,黎小田轉投無綫旗下的華星唱片,擔任音樂監製,開辦「新秀歌唱大賽」,捧紅了梅艷芳、呂方和杜德偉等歌手,為樂壇注入新力量;亦為張國榮改寫歌路,由他監製的大碟《風繼續吹》奠定張國榮在樂壇無可取代的地位。

為張國榮監製過《風繼續吹》及《一片痴》兩張主打抒情歌的唱片後,黎小田在1984年的《Monica》一碟首次塑造他的動感形象,當中快歌《Monica》、《H2O》及《藍色憂慮》都是日本歌改編,大受歡迎。

有人說,如果不是黎小田了解張國榮的獨特氣質,為他選了這些改編歌,張國榮也許只是個情歌王子,而不會是集動感與叛逆於一身的巨星。

黎小田擴展事業版圖,涉足電影圈投資開戲,曾為電影《胭脂扣》配樂及創作歌曲,並於1989年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及「最佳電影歌曲」兩個大獎。

活躍歌壇半世紀,黎小田於90年代後減產。他在音樂事業上的成就為他帶來不少個人榮譽,如1986及1987年分別在商台中文歌曲擂台獎的「最有貢獻唱片監製」及「最有貢獻作曲人」,2005年獲得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殿堂作曲家,2006年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CASH音樂成就大獎」。黎小田曾被形容與顧嘉煇齊名,同是電視劇主題曲的音樂教父。

同前妻關菊英情深緣淺 與舊愛薛家燕分手亦是朋友

黎小田的一生除了在音樂上有非常高的造詣之外,他的感情生活可說多姿多采。他總共結過兩次婚,他第二任妻子是大家廣為熟悉的藝人關菊英,可是這段婚姻只是維持了兩年便終結。

黎小田與關菊英

24歲跟首任太太結婚,育有一子,不過離婚後,甚少與前妻和兒子接觸。然後從事幕後的小田,因為音樂才華令不少女性對他加分,那時候受到關菊英仰慕,二人便於82年時候結婚,可是這段婚姻只是維持短短兩年,至於離婚原因是黎小田被發現背妻偷食。經歷兩段失敗婚姻後,到至今未有再婚。

另外一段感情是薛家燕,二人好聚好散,再見亦是朋友,分手後成為無所不談的老友記,可能二人是最了解對方的性格,只是關係變了知己。薛家燕在95年離婚,黎小田這位好朋友出盡方法幫助她復出,他知道薛家燕嫌人工低推掉不接拍無綫劇集《真情》,黎小田出手為她跟高層洽談,後來成事,令失婚的她事業再現高峯。

黎小田和薛家燕,再見不只是朋友,更是人生好拍檔,好知己。

到了晚年,二人合作《流行經典50強》、《流行經典50年》,收視理想,黎小田亦曾說:「我現在甚麼都全聽家燕,她叫我做甚麼我也做。」

家燕姐陪伴小田走完最後一刻,更在耳邊唱了那首《心肝寶貝》。

甚至到了人生最後一刻,都是薛家燕陪在一側。家燕姐說整晚間,大家都唱了很多首小田的名作,尤其是《心肝寶貝》,是他去年的演唱會中指定要我唱的歌。雖然他是閉上了眼睛,但我們深深感覺到他欣然地聽着,我的眼淚忍不住不斷地流下,因為真的很捨不得這位殿堂級的好拍檔,他在樂壇作出很多的貢獻,小田離開,我很傷心……」

香港只有一個黎小田

早在七十年代,黎小田為電影《跳灰》寫下經典名曲《問我》,由黃霑填詞、陳麗斯主唱。其中有一句「我仍然能夠講一聲『我係我』」,黃霑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把這首歌視為七十年代香港人本土身份的反映。

首先異於主流的情愛和諷刺時弊主題,《問我》寫「自我」,涉及人生哲理,一些論者視之為香港流行曲填詞人體現自我心聲的濫觴,並反映了當時香港人「個人主義」的興起。

四十年過去了,黎小田也離我們而去,但我們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仍看到香港精神:在時代潮流中懂得靈活求變。

問我歡呼聲有幾多 問我悲哭聲有幾多

我如何能夠一一去數清楚

問我點解會高興 究竟點解要苦楚

我笑住回答 講一聲 我係我

無論我有百般對 或者千般錯

全心去承受結果

面對世界一切 那怕會如何

全心保存真的我

問我得失有幾多 其實得失不必清楚

我但求能夠一一去數清楚

願我一生去到終結 無論歷盡幾許風波

我仍然能夠講一聲 我係我

無論我有百般對 或者千般錯

全心去承受結果

面對世界一切 那怕會如何

全心保存真的我

問我歡呼聲有幾多 問我悲哭聲有幾多

我如何能夠一一去數清楚

問我點解會高興 究竟點解要苦楚

我笑住回答 講一聲 我係我

笑住回答 講一聲 我係我

笑住回答 講一聲 我係我

黎小田去世後,陶傑寫下這段文字悼念好友:

「今年三月底香港怡東酒店最後一日,與黎小田最後一次合影。他的音樂靈感註釋了香港一個綠酒紅燈的無憂世代,雖然他私下常說,他不是一個快樂的人。他畢竟是香港一個很感性的藝術家,因為他的性情有一份不褪的童真和好奇心。

香港有成千上萬會計師、測量師、醫生、工程師、銀行金融分析員,畢竟香港只有一個黎小田。雖然他有他的局限,因為香港的影視和廣東歌市場也有其先天的特徵。His limits are also the limit of Hong Kong。若生長在倫敦或巴黎,他可能是另一個John Williams,而顧嘉煇可能是另一個Andrew Lloyd Webber。但不論活在哪裏,為你生活的那個城市有最真誠的貢獻就夠了。

年流如水,情逝若雲,感謝黎小田先生,為我們釀造香港一代的美好回憶。」

--

--

Shelia Yao
Shelia Yao

Written by Shelia Yao

寫字為生 玩耍為真 Base in Hong Kong| IG: sheliawhoev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