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進MoMA的台灣設計品牌:任何美麗的東西都值得等待,因為你是最​特別的

Shelia Yao
8 min readOct 9, 2019

--

大概四年多前去台北的時候,住過一間很喜歡的飯店,其中的一個家具deco實在令人難忘。它是一盞結合工藝和設計的浪草燈,當下的目光不自覺被吸引,呆呆地看了十分鐘。

神奇的緣分,讓我再一次遇見了它。

如果說浪草燈是一見鐘情,那麼它家的藤編技巧編織三角包,大抵可以用日久生情來形容。看似樸實無華的帆布包,卻越用越喜愛,靈魂一筆當然是那「一繩到底」的提把,每每觸摸到,就默默給自己拍拍:好險有買它!

之前聽說品牌在華山開了實體選物店,今年初時去台北的行程中,特意多了一項,就是要親自去看看它們。這次又是緣分,當天趕上了設計師雲帆駐店。

Kamaro’an 團隊三位負責人。左起為Tipus 林易蓉、張雲帆、劉立祥。

編一盞浪草燈其實並不難,難的是能不能把心靜下來。

輕柔的聲線,溫柔的笑顏,一身優雅的黑色,一雙可愛的台南繡花鞋,配搭自家的編織手機包,心裡只能連連讚歎,設計師和自家品牌都一樣如此惹人喜愛。

原來Kamaroan是阿美族語中招呼大家「坐下來吧!」的意思,雲帆解釋,Kamaro’an另一層意思還有「住下來吧」,「如果品牌能夠成功,希望創造讓部落年輕人回鄉、住下來的機會。」

圖片來源:Pinkoi 2019年形象煥新

後來回去做功課,才知道這個品牌了不起的所在。簡單來說,它是一個部落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共創平台。

七年前,畢業自台大城鄉所的Tipus Hafay(林易蓉),因溪州部落等都市原住民居住爭議的啟發,決心返鄉回到花蓮貢獻己力,同年台科大工業設計所董芳武團隊進駐港口部落,希望協助在地藝術家發展工藝產品。

原來浪草燈的原材料來自輪傘草,伴著水田生長的輪傘草,是阿美族婦女編織草蓆的重要素材,但隨著農田休耕、環境變遷,輪傘草逐漸從部落的日常風景中消失,九年前開始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復育海稻米的舒米如妮,同時也開始復育輪傘草,試圖找回傳統草蓆的記憶。

浪草燈就是由花蓮的輪傘草製造而成

當時還是學生的台科大雲帆和劉立祥,就是跟隨老師董芳武來到港口部落,協助從概念發展成工藝產品。

Kamaro’an團隊目前設計出來的產品,將會由部落的Ina(阿美語中的媽媽之意)製作,以公平貿易的計價方式,區分成工時和件數兩類,較簡易的採集、曝曬工作以工時計算,較複雜的技術像是製作浪草燈則以件數計算,期盼為此為當地帶來穩定的工作機會。

2016年,踏入市場第一步,在嘖嘖募資平台,一個星期就達到設定的20萬元目標。2017年赴巴黎參加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 Paris),團隊得到「亞洲新銳設計師獎」(Rising Talents Awards)殊榮,更被MoMA的採購經理相中,成為近年最炙手可熱的台灣設計品牌之一。

更重要的是,由部落負責建立生產線,希望取之於文化,未來也能用之於文化的做法,為部落建立在地產業,提供穩定的工作機會,並使文化延續。

就好像另一位設計師劉立祥所說:「在那裏我深刻了解到所謂的文化,是因為一直有人在做才叫做文化,唯有傳承、文化才得以延續。」

2017年,Kamaro’an所策劃的選品店,正式常駐華山1914文創園區,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太平洋的風」。

圖片攝於今年1月在華山1914分店

這股溫柔又有力量的風,終於吹來香港了!

10月10日至27日,在本地選品店Kapok,將推出為期兩周的pop-up商店,可以一睹 Kamaro’an 的新品和編織全系列產品。

另外,Kamaro’an還參與了即將在本週開幕的「一脈 — — 台灣美學設計展」,如果你對台灣設計與生活美學價值感興趣,那麼它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一脈 — — 台灣美學設計展」通過 #山經、#海象、#森脈 三個主題,分別以「中央山展台」、「創意洋流觀景窗」及「森林實驗室」的展區設計概念,共展出9個創意單位近50件商品與作品。

Exhibition Participants 參展團體 |

勤美學 森大 The Forest BIG

勤美學 森大,是一所森林學院、也是台灣森林哲學的培養皿,以大自然為基底,信仰為開端,加入實驗、帶入跨界創意能量, 嘗試用非主流更非典型的體驗,引領民眾探索;交會碰撞人與萬物關係的學習。

蛋造設計 danzo studio

身為一個新創設計公司與品牌,希望將自己心目中的好設計帶來這個世界,不侷限於產品設計,整合平面與其他各領域的創意思考也是我們工作的主要方向。

KIMU design studio 柒木設計

致力用設計拉近和夢想生活的距離。
簡約自然蘊含巧思的設計風格,在使用的當下,就能感受想說的故事,直接的表現方式,卻藏著一次次仔細思考後賦予的細節。

紙物/五八剪剪

產品設計出身的Wuba Yang,由於無法忘懷兒時對剪紙的喜愛,在產品設計正職工作之餘持續為了快樂而剪。作品擅長使用柔和的色系剪製動植物,結合現代技術並保留傳統剪紙的線條,呈現豐富多元的風貌。盼望結合生活飲食日常,與眾人分享剪紙的美好。

Singular Concept 單挑概念工作室

單挑概念成立於2014年,以設計家電家飾、流行飾品為主,致力以簡約卻富有巧思的設計為生活增添質感,目標是把台灣設計、製造的精品推向國際舞台。

STUDIO LIM

Studio Lim成立於2016年底,是以「材料導向」創造的設計品牌。我們擅長以創新的實驗手法,結合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製程,製作獨一無二的傢飾精品。期盼不只我們反映對於品質與細節的堅持,更傳達對於環境永續的追求與承諾。

胭脂

一顆酸澀的梅子果實,如何經過時間浸潤,轉化成為口齒間酸溜又甜蜜的記憶? 醃漬與發酵是自古以來封存季節的智慧,也乘載著人類飲食文化中對土地的珍愛。胭脂這個年輕的品牌想要用古老的方式,探索食材的可能性,在餐桌上交換世界各地的文化故事;同時對我們每日的飲食習慣提問,記錄這個島嶼各種層次的食物風味,也期待能夠提煉出屬於你我共同的味覺語言,土地與時間之味。

44–22

台灣少數來自街頭非學院出身的實驗電子音樂創作者,其所建構的世界,詭異又迷人

音樂創作風格以實驗噪音聲響為主,源自喜愛都市雜亂卻秩序性的結構感,運用取樣環境音元素加以電腦混音組成的實驗噪音聲響調性,而後於東部接觸到大自然,在環境音取樣上又多了新的元素層次。

Curator 策展人| Fane Lee @YOLK IN YOUR PLATE

Venue 場地 | Parallel Space 202, Tai Nam Street, Sham Shui Po 香港深水埗大南街202號

Exhibition Dates 展覽日期 | 12 (SAT) — 20 (SUN), October, 20192019年10月12日(六)-20日(日)

Opening Hours 開放時間 | 12:00–20:00 中午12點至晚上8點

Ticketing 購票 |

$25

https://www.popticket.hk/event/taiwan-design-arts-exhibition

後記

打完文刷IG,發現Kamaro’an的Nacu的貼文:「今年比前年又更進步,訂單也越來越多,我想說的是,任何美麗的東西都值得等待,因為你是最特別的。」
冥冥之中,如此巧合應和了這段時期的心緒。是啊,任何美麗的東西都值得等待。
此文獻給策展人朋友Fane和爲夢想努力的所有人

--

--

Shelia Yao
Shelia Yao

Written by Shelia Yao

寫字為生 玩耍為真 Base in Hong Kong| IG: sheliawhoev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