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特刊】羅蘭:我們都是被她嚇大的

Shelia Yao
5 min readOct 16, 2018

--

提到羅蘭,應該不少人會第一聯想到「龍婆」吧!作為香港鬼片時代的一個傳奇人物,演出大半輩子的反派和配角,終於在65歲時以一個正面的角色拿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她還有一個「之最」,就是香港產量最多和最受尊敬的演員。昨日她獲嶺南大學頒授榮譽院士銜,以表揚在演藝界的的卓越成就及造福社會之貢獻。

恭喜羅蘭姐!

經典角色「龍婆」如何誕生?

由九十年代開始,羅蘭姐最深入民心的角色,就是自《七月十四》開始飾演的龍婆,「當時導演錢昇瑋搵我拍套戲叫《七月十四》,有個人物係個聽力唔係咁好嘅阿婆,係正常人,點知突然有隻類似魔鬼嘅嘢入咗個阿婆度,之後變成龍婆。」

當年流行午夜場,晚晚場場爆,在龍婆一角爆紅後,許多導演都開始在作品加入這個角色:

所以我真係演咗好多次龍婆,我都好想改變,咁當然唔會次次都演一樣,尤其係笑聲咁。

當年錢導演叫我自行發揮,但講明想要淒厲笑聲,咁我就諗,淒厲又點樣笑呢?後來我就練咗好耐,終於練到依家呢種有層次,先淒後厲笑聲。

羅蘭這個名字似交際花,演反派再適合不過啦!

擁有1/4印度血統的混血兒羅蘭,本名盧燕英。因家境清貧、付不出學費,讓她只得中學沒念完就輟學,提早出社會打拚。50年代初期,羅蘭開始在各大電影公司的片場擔任臨時演員。

粵語片時期的羅蘭

1960年,當時嶺光影業公司的老闆黃卓漢在一群臨時演員中相中她,認為她很有成為超級大反派的潛質,於是正式將她簽了下來,並為她取了藝名「羅蘭」。公司已有當家花旦丁瑩,需要一個二線女星,看中羅蘭的樣子適合,「鼻高高、眼大大,似惡人。」

眼光獨到的他說:「羅蘭這名字像個上海交際花,妳演反派取這個名字最合適不過啦!」因此這便正式開啟了羅蘭的反派電影生涯。

早在上世紀仍是黑白片時期的五十至六十年代,當時羅蘭姐入行十多年,但已早已被長相而被定型出演角色類型,「嗰時仲係黑白片年代,當年我周不時演奸角,行出街都不停俾人鬧,好多人會手指指鬧我『呢個死奸鬼,睇下今次又害邊個!』」她苦笑地說:「我真係好人嚟㗎,演戲而已嘛……」

苦鳳還巢劇照, 左為俞明, 中為南紅, 右為羅蘭

粵語片式微後,羅蘭到70年代轉戰電視圈加入TVB,最成功的一個角色,是在《神鵰俠侶》演「吐棗核」的禿頭裘千尺。「我藉這個機會考自己牌,看看自己能否演到,劇本寫裘千尺出場有把『凄厲的笑聲』,我就在外景場地『哈哈哈』練習,練了很多日,入廠那天放聲大笑,結果OK,成功了,但樣子真的很恐怖。」

拍戲之外,永遠的優雅Icon

拍戲以外,羅蘭可說是六十年代的泳衣女星,留下不少倩影,身材頗火辣。「那時年輕嘛!夏天好多文化界朋友約我去淺水灣拍照,拍完照,那時沒有手機自己保留,怎知現在有人找到我的泳衣照,放了上網,我自己才有機會看回。我們那時的泳衣不是很sexy,頗大件、齊腳的,以當時標準算大膽,但不及邵氏女星大膽,她們身材好靚、很開放。」

也許是年輕時常演拜金女人阻了良緣,羅蘭至今獨身:「後生時,有個朋友想將我介紹給個男仔,豈知對方說自己的錢不夠我入電油!」她笑稱可能是因年輕時自己脾氣太壞:「愛吃醋、又執著,發了幾次脾氣對方就掰掰了,有時則是我自己跟他說掰掰。」隨著年齡漸增,她對感情一事早已看淡、不再強求。

羅蘭姐不時抽時間參與公益事務。你擔心她孤單寂寞 , 她卻比很多兒孫滿堂的人更逍遙自在,年青已入娛樂圈的她,坦言看過太多爭名奪利,但最後一場空,因此十分豁達:「做人不計較,別人容易接近你,朋友多些,人自然開心。人生不過幾十年,最重要是開心和健康。」

--

--

Shelia Yao

寫字為生 玩耍為真 Base in Hong Kong| IG: sheliawho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