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歌神可否不要老
「歌神」張學友《A CLASSIC TOUR學友.經典世界巡迴演唱會2019香港站再現篇》落下帷幕。
歷時2年3個月零8日時間,巡演97個城市,走過233場,這個演唱會不止是學友個人巡迴演唱會紀錄,也是華人巡迴演唱會的最多紀錄,相當犀利。
57歲的張學友用自己的歌聲創下一個又一個的紀錄,這個數字亦是學友自己最長的巡迴紀錄。連人生經驗豐富如張學友,都感嘆「(巡演)很難不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歌神的實力有目共睹,今天要說說張學友如何將歌神這個稱號keep了近30年。
「歌神」一詞最早指的是許冠傑,他會演、會唱,在80年代的香港是真正的天王,但他於1992宣布自歌壇引退。
同年張學友推出了《真情流露》這張粵語大碟,在當年的由TVB主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專輯曲目《分手總要在雨天》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金獎》的殊榮。為他頒獎的是商台的俞錚,對張學友作出了很高的評價,當場授予他「九十年代歌神接班人」的稱號。
即使身為「神」級人物,也會出狀況。最嚴重的例子是1997年香港演唱會、2005年台北「雪狼湖」、2007年香港2場演唱會,都因嗓子問題臨時取消,他說:「要看就要看有演出水準的,我沒辦法接受這樣子的演出。」
近年四大天王紛紛出來開騷,能看到又跳又唱的學友,非一個「敬業」之詞能形容。上一代的「歌神」譚詠麟,在他50多歲時也已經不能開多場的巡迴演唱會,近年也經常要夥拍多一位拍檔才能上台演出,包括李克勤、杜麗莎、溫拿和許冠傑,沒有人會質疑校長的功力,但年齡的確是表演者的一個障礙。
下一代的陳奕迅,經過嗓音問題後,現在仍未能可以開一次場數過百的演唱會。最新一代的張敬軒,適逢香港樂壇的低潮期,上年也只能夠開6場紅館,更加見證張學友的可貴。
由1984年參加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奪冠而入行,到了今年已經35個年頭,很多時下的年輕人雖然沒有經歷過四大天王的年代,卻有幸見證了57歲的歌神今日傲人的成績。
而如果你是和我一樣,聽著學友的歌長大,那你一定會明白:「呢啲唔係老歌,係經典。」
看著歌迷在騷後的留言,那份感動更甚:「殿堂級也敵不過歲月。但歲月令聲音更好聽。」
香港有他,真好;我們有他,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