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Teakha主理人Nana:在香港談慢活,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Shelia Yao
6 min readJul 7, 2019

--

香港是個中西融合的城市,你可以在路邊吃完一碗雲吞麵,然後在轉角買到一杯精品咖啡。七年前,Nana Chan在香港開了第一間以茶為主題的cafe,只賣茶,不賣咖啡。

據傳在香港飲食界有個說法,如果一家店捱不到頭兩年,那麼幾乎可以直接宣佈死亡。在文創發展稍顯緩慢的香港,這間小店曾被最有權威之一的全球性生活風格雜誌《Monocle》報導過。實在令人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

Nana Chan:茶家(Teakha)和茶莊(Plantation)主理人

一家香港小店的七年之癢

「只賣茶,不賣咖啡。」這條Nana當初堅持的信條,在開店的最初,曾受到過不少質疑。

7年前的內地,喜茶的第一間分店才剛剛在廣東江門開業,那個時候喜茶還叫皇茶,品牌形象更沒有定型。7年前的香港,正是大家追捧咖啡的階段。「只賣茶,不賣咖啡。」趕走了不少咖啡擁躉,卻成為了茶家奠定自家性格的最好時機。

身上有一半台灣血統的Nana,在香港長大。對於茶這件事,有著她自己的理解和堅持:

小時候家裡人都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聚在一起喝下午茶,媽咪自己做蛋糕,所以我會喜歡這種氣氛,長大後最懷念的就是這種感覺。茶家就是我希望營造出來的感覺,比較有家庭感覺的又舒適的地方。

七年前的香港,並不是很多人認識茶這件事,而開店又是比較容易讓人理解和接觸茶的一種方式。

當時太平山街周圍只有一間畫廊和一兩家精品店,沒想到現在咖啡店、選物店、書店,都在這裡愈開愈多,形成了小社區的氛圍。有人說,來到這一區,不自覺會有又一種慢下來的感覺,說是一秒到台灣,也許一點都不誇張。

這間小店除提供茶飲和自製蛋糕,還時常聯手本地農莊、創意人士舉辦各類文化活動。Nana說,茶家想告訴香港人的,並不止於飲食,而是慢活的態度,以及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聯結。

Nana曾主辦過各類社區文化活動,希望傳達到慢活的態度,以及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聯結。

「自由空間」何處尋?

回顧7年時間,Nana和茶家一起成長,接受過掌聲,也跌倒過,然後不斷調整,繼續上路。

茶家最聞名的是後巷擁有一塊空地。來過茶家的人,都會念念不忘這塊「自由空間」。

2015年曾因在店外空地鋪上草地地氈,讓客人坐在店外,結果引來投訴及遭食環署檢控,茶室被暫停營業七天。Nana當時慨嘆:「原來在香港,可以坐在陽光底下、吹著微風,享受溫暖的熱茶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2017年,曾是是電影《春嬌救志明》的取景地點的西環分店(茶家廚房),宣佈結業。Nana不諱言是因為香港開店營運成本的問題:

可能在台灣,在咖啡店點一杯東西坐一整天很常見。但無奈香港的租金高昂,成本較高,很多小店難以承受這種消費文化。

或許有危才有機,結束了茶家廚房之後,Nana應運而生開創了茶家的姊妹品牌 — — 茶莊(Plantation),專注茶文化的推廣。

Nana說,在香港做茶品牌最大的困難是,除了老一輩喜歡在茶樓喝的那些,但一般香港人對茶真的不是很了解,包括生產和製作過程,就是因為這種不了解,進而不捨得花錢去買一些靚茶。

因為茶是一種背後富含文化和深意的事物,但如果單單是依靠茶家的環境,可能很難去進一步深入了解和學習。於是在西環 — — 曾經的茶家廚房,搖身一變,成為了茶莊的基地。

Plantation 茶莊是Nana繼「 Teakha 茶•家」 之後成立的另一個手作茶葉品牌。

如果你去過茶家,就會知道它是一個茶的小世界:印度的香料奶茶、華東地區的祁門紅茶、京都大福茶、泰式冰奶茶以及港式奶茶,那麼位於西營盤保德街的「茶莊」可能是一個茶迷好好沉澱的角落。

Nana在茶莊定期開設了不同類型的workshop,歡迎任何對茶有興趣的人。

圖片來源:茶莊facebook

非典型港女

Nana曾經是很典型的港女,在英國唸書,畢業之後進入律師行工作;但她又不那麼港女,不喜歡行街逛商場,喜歡大自然,7年前選擇辭職,投入茶的事業。

人生是一場自我探險的過程。

Nana直言以前的律師生活並非想象中如意,身邊的朋友也不是很適合自己。2005 年,一次在香格里拉做志工的體驗,讓Nana開始去思考生活的意義。再經過幾年的沉澱,她找到了最簡單卻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 — 茶,然後為它開始冒險。

問這家小店帶給了她什麼?

她淡定地笑笑說:身邊的這群朋友吧,甚至是連我老公,之前也是茶家的客人。

Nana現在的先生,也是透過茶家相識。

做了茶之後,Nana發現身邊自動聚集了一班共同頻率的客人,逐漸成為朋友,大家可以聊的話題很多。

「你知道嗎?人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會容易接觸到找到適合自己的人。」Nana堅定地說。

--

--

Shelia Yao
Shelia Yao

Written by Shelia Yao

寫字為生 玩耍為真 Base in Hong Kong| IG: sheliawhoever

No responses yet